“这是气象站,这是虫情监测器。这些设备就是果园公园里智能果园系统的各种传感器节点。”12月11日,在青神县智慧果园试点项目“专家监测站”,项目负责人赵国良向记者介绍每一位“专家”。
据介绍,智慧果园试点项目位于青神县现代农业园区,果园试点面积约500亩。该项目于本月初正式验收并投产。“过去,我们做的是信号测试项目。这两年,我们在各种机缘巧合下开始接触‘智慧农业’项目。”谈到职业转型,赵国良说,他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这也是一种柑橘。为什么有的按磅卖,有的卖到国外?我觉得离不开‘品牌’二字。”赵国良说。
农业强不强,看品牌。据悉,该试点项目旨在围绕青神现代芦柑产业发展需求,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科学配置大数据应用环境监测系统、有害生物防控系统、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等,从而实现椪柑产品的可追溯性和生产管理的精准化、标准化、远程化、自动化,加快椪柑生产的智能化、网络化运作、高效化管理和高效化。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六个区县中,有五个区县以柑橘为主导产业,建成了35个万亩以上重点乡镇。全市柑橘种植面积达103万亩,其中晚熟柑橘76万亩。全市柑橘产值95亿元,带动96.9万从业人员人均增收近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助农增收第一产业。
目前,我市正在实施晚熟柑橘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六大推进行动,建设中国晚熟柑橘商贸物流中心和四川晚熟柑橘研究所,努力打造全国最大、品质最好、品牌最好、效益最好的晚熟柑橘产区。放眼梅州大地,十三五以来,一幅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画笔,以“特”、“优”、“强”为色彩的现代农业画卷越来越清晰。资料来源:Meis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