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业数字农业精准高效

发布时间:2022/4/4 13:38:48您的位置: > 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 > 正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慧农业正在悄然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五年来,滁州初步形成了“一个市中心、七个县平台、若干示范点”的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总体布局,“手机种田”成为现实。
遥控“手机种地”不是梦
宋远是全椒县回龙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技术员。他2016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放弃了去省城工作的机会,只因为这个产业园不是传统的种植园,而是利用现代农业物联网技术进行生产的示范园。
日前,记者来到示范园区,发现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坐在办公室里,远程监控自己的手机或电脑。宋远告诉记者,每天他都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实时看到农作物的长势。湿度、温度等指标一目了然。当缺水、日照不足、温度过高时,农业物联网系统会主动“报警”,向手机发送信息。手机一键就能及时化解“危机”。“可以24小时遥控,躺在床上也能种田。”宋远笑着说,以前一个大棚需要十几个工人进行生产管理。现在通过物联网,一个技术员可以轻松管理10个大棚。
据了解,回龙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了“果园物联网水肥一体化”应用系统,实时监测棚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湿度。除了种植、采摘、日常养护,大部分工作,包括灌溉、控温、施肥等。是由智能控制系统和感知系统完成的。
回龙现代农业示范园是滁州农业物联网发展的一个缩影。2012年,滁州市被列为全省物联网实验区,全椒县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县。截至年底,该县已建成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和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设施种植三大类4个应用示范点,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2013年10月,滁州扩大农业物联网试点范围。五年来,市县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一个市中心、七个县平台、若干示范点”的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总体布局。
在全市46个省、市、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科研单位,建成75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它们集成了生产环境实时监控、生产设备远程控制、农产品质量追溯、疾病专家诊断、农业生产预警、农业电子商务、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等功能。主要用于农作物“四情”监测和农业。
数字农业更准确。
在明光市柴犬镇现代农业示范区梁磊家庭农场,一个标有“智能施肥”字样的大农场引人注目。“这是我们研发的‘互联网智能制造’系统,就是把施肥机安装在‘大脑’上。该施肥机可根据各项指标自动施肥,科学、准确、省时、省力。”明光市农委土壤肥料站副站长姜告诉记者。
智能施肥机有多智能?姜用手机向记者演示:打开微信上的“明光市测土配方施肥公共服务平台”,根据提示选择镇、村、作物类型,就可以查到
智能施肥得益于明光市多年持续的土壤监测和测土配方。“橘生淮南则橘,橘生淮北则橘。”不同的土壤和作物需要不同的肥料。2005年,明光市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到目前为止,已经采集了近15000个土壤样本,进行了近135000次测试。建立了10个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在县乡设立了166个小区(广场),完成了近350个田间试验。
为了让农业生产更加精准,2016年4月,在安徽农业大学的支持下,明光市建立了智能固体肥料站和智能液体肥料站,为合作农业企业提供肥料配送设备和标准化数字接口。企业提供现成的原材料。
“以前要撒四次肥。现在经过科学配比,肥料只需要撒一次,减少了人力,减少了化肥用量和农业面源污染,给土地‘减负’。”姜说,农业物联网技术已经把过去的体验农业变成了精准农业。智能施肥机自建设以来,累计投放肥料1830吨,节省肥料投入475.5吨,节约成本18.3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明光市已形成以一室两码三终端为硬件的测土配方施肥拇指服务室,以一信两微平台为软件的测土配方施肥公共服务平台,以电视栏目《绿色农业》形成电话、电脑、电视“三电合一”的信息服务网络。同时,该市还建立了气象、电视台、农技、土肥、植保、乡镇“六方合作”的信息服务机制,极大缓解了测土配方施肥“最后一公里”问题。
数据引导的综合效益大大提高。
记者在滁州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上看到,全市范围内任何一家已纳入物联网的企业情况,都可以通过电脑实时监控。鼠标一点,就可以知道园区内种植基地大棚内的环境监测情况,还可以通过平台控制实现灌溉,通过智慧农业和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
滁州市农委市场信息科科长孙立元告诉记者,农业物联网实现了数字化、在线化和可视化、远程管理和自动控制,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人员投入。通过实时的现场数据和视频展示,及时掌握农业生产情况,提供统计分析和灾害预警,减少农作物损失,方便专家诊断,帮助农民、合作社和企业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此外,通过精细化种植,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农作物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持,保障粮食安全。
智慧农业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服务“三农”,创新了产业模式,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以全椒县项目为例,县域服务平台收集记录了22种数据信息,指导生产者进行农业生产1500余次,最终实现了农业生产产量增加、质量提高、效益提高、投入增加。减少、人工减少、成本下降的“三增三减”目标。 18个示范点种植产量平均增加12%,畜牧水产品平均产量增加9%,生产成本平均降低10%,综合效益提升25%。

滁州是农业大市,也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每年粮食总产占全省六分之一,商品粮总量占全省四分之一,被誉为“安徽粮仓”。 “如何将农业大市转变为农业强市,滁州市推进以农业物联网技术为主的智慧农业发展,用科技 ‘武装’现代农业,改变传统种植方式,提高耕作效率,打造精准农业,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 ”滁州市农委主任李俊介绍说,今年,滁州市将充分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推进种植业全产业链延伸和升级,2017年全市新建农业物联网示范点10个,到2020年,全市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将超过100个。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合肥)

微物联
本文网址:http://www.weiwulian.cn/news/2909.html

微物联:全生态物联网项目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软件协同物联网硬件的项目开发。为用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IOT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物联网产业、物联网农业,助力传统产业到智能物联网化的升级转型。

您可能感兴趣

全国热线电话

0531-86088957

周一到周六8:00-21:00(北京时间)

  • 业务合作:1761613580@qq.com

  • 微信联系:SEOCEO

Copyright 2015 - 2022

微物联 Wei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物联网/www.weiwulian.cn/鲁ICP备1800802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