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获很多食物。秋冬季以来,各地农田逐渐进入收获季节。以“北大仓”为代表的集约化农田中,智能农机大放异彩,智能农业系统全力运转,为今年秋收保质提速。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昔日的田间地头,有许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勤劳身影,“蒸在夏天土气里,烧在天上”的劳动人民,每年都用心血和汗水保障着民生。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农业技术的进步,许多智能农业机械的发明和应用给我国农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比以前的人工收割大大提高了收割速度,而且极大地保证了收割质量。
“智慧农业”的概念是从精准农业、数字农业和智能农业发展而来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和农业云平台。所谓“智慧农业”,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专家智慧知识,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害预警等智能化管理。
目前,我国“智慧农业”已初具规模,发展前景光明,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智慧农业技术、智能农业系统和农业产业链还处于成型阶段,核心技术还不够成熟,技术和技能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和普及。虽然中国智慧农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仍任重道远。
“智慧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其三大关键优势在于:一是广阔的土地资源为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必要的场地条件。目前,中国拥有广阔的集约化农业发展区域,便于大量智能农业机械的应用。第二,中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毕竟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人才和物资的投入,而且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第三,中国数字技术发展迅速,发展智慧农业有很好的技术基础。
展望未来,也应该看到中国发展智慧农业面临的短板。第一,中国农业发展不平衡。经济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我国农业产业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二是农业设施基础设施不足。农业发展的智慧主要靠农村,但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农业设施基础设施有待加强。第三,小农经济的障碍。智能农业的发展需要集约化,但我国自古以来以小农经济为主,分散的特点给智能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而来。中国要发展智慧农业,需要从长远考虑,从全局部署,做好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准备。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慧农业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以科技发展带动农业发展。第三,要促进产学研合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