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飞天”乡村振兴天津西青区这个特色产业“值得一看”

发布时间:2022/4/4 13:37:04您的位置: > 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 > 正文

十三五期间,西青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特色站稻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西青区王文庄镇的万亩水田里,迎面而来的稻香扑鼻,稻穗饱满。现在,随着水稻进入大规模收割期,8台大型收割机正在紧张作业。收割后,这些大米将由运输车辆运送到货舱。这些大米经过深加工,就是市面上能买到的小站米。
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是西青区王文庄镇2万亩小站稻的收获季节。今年小站水稻亩产量提高了20%,总产量有望超过13000吨。中化农业地图天津技术服务中心在小站水稻种植过程中,实行从种子到销售的全程托管,通过先进的农机管理设备实现精细化田间管理,依托在线智能农业,全程跟踪解决农业生产管理问题,时刻掌握田间情况,确保小站水稻的品质和质量。
天津小站大米因品质优良,于五六十年代销往日本、东南亚等地。但由于灌溉用水不足等原因,小站稻种植面积锐减,几乎消失。直到2018年,天津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小站水稻振兴规划,小站水稻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2018年,西青区积极响应Xi金平总书记“振兴天津小站稻”的号召,携手中化农业,在王文庄镇盐碱地上大规模种植小站稻,开启了小站稻振兴之路。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到提质增效的现代农业,小站水稻走上了智慧农业之路。如今,在王文庄镇,科技让小站水稻变得更加有趣,无论是九月欣赏巨大的稻田画,还是十月观看现代化的水稻收割。
在小站水稻的种植中,不仅能看到智慧农业的身影,在小站水稻的销售中也能看到智慧农业的身影。每一个卖出去的大米包装上都有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消费者可以准确了解小站水稻种植的全流程管理,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放心。
智能农业的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科技推广人员。没有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应用和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智能农业的发展。中化现代农业地图天津示范农场旁边,是位于王文庄镇的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风景如画的万亩水田不同,这是一片水稻试验田。水田虽小,品种却很多。
国家粳稻中心研究部经理朱伟说,“国家粳稻中心一直致力于优质杂交粳稻品种的选育。我们整个研究团队有30人左右,筛选耐盐碱、口感好的品种,打造‘优质粳稻’种源输出窗口,努力实现高效高产,是我们的核心任务。”
如今,西青区小站米业正借助科技的翅膀,通过品种和种源可控、绿色集约化生产、电商平台推广,实现跨越式发展。所有这些有利因素都聚集在西青区小站米业,西青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焕然一新,开创了一片新天地。涞源:西青区政府办公室

微物联
本文网址:http://www.weiwulian.cn/news/2860.html

微物联:全生态物联网项目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软件协同物联网硬件的项目开发。为用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IOT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物联网产业、物联网农业,助力传统产业到智能物联网化的升级转型。

您可能感兴趣

全国热线电话

0531-86088957

周一到周六8:00-21:00(北京时间)

  • 业务合作:1761613580@qq.com

  • 微信联系:SEOCEO

Copyright 2015 - 2022

微物联 Wei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物联网/www.weiwulian.cn/鲁ICP备1800802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