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要让农业物联网更好地促进生产,走进生活,造福人民。利用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装备农业,是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的重要抓手。发展农业物联网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将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日益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354 Xi金平在2012年9月15日全国科普日的演讲(节选) – 近年来,许多城市的工商企业“下乡”,互联网公司也将业务拓展到农村,为农业农村带来了现代化的生产要素、新的商业模式和通达的营销网络,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激活了农村资源配置的“一池春水”。 3354李克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文章摘录 – 要深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探索符合农村互联网发展特点的可持续商业模式,提升互联网在农资供应、技术指导、金融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农业商业模式和产业体系创新。并推广完善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把互联网+中现代农业的成功盆景变成一道风景。 3354汪洋副总理调研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时的讲话。 – 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助推作用,让农业发展搭上信息化快车。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组装和试验示范,推进农业生产大数据中心建设,提高农作物良种繁育、种苗培育、水肥调控、环境监测、畜禽养殖等生产环节信息化水平。 3354摘自2013年12月25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依靠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一系列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为农业物联网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推进农业物联网区域实验工程,要依托这种力量,由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智慧,共同形成合力,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354摘自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2014年1月10日在上海的讲话。 – 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智能农业装备的日益成熟,农业信息化有可能从单一的技术应用向综合的技术集成、组装和支撑应用转变。要加快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农产品流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的应用,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