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数字农业发展战略的五点看法

发布时间:2022/4/4 12:26:02您的位置: > 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 > 正文

数字化的概念在中国发展不到10年,但作为一种高效、新颖、现代化的事物,被人们广泛引入。其中,针对数字农业和农业数字化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系统,其中浙江Top物联网提出的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就是一个代表之作。该系统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从宏观到微观对作物和土壤的实时监测,从而获得作物生长发育、病虫害、水肥状况及相应环境的规律性信息。那么你对中国农业数字化产业的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

对我国数字农业发展战略的思考: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科学发展。数字农业不是一个独立的建设项目,它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涉及农业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以政府为引导,以研究和推广机构为支撑,以农业资源管理者和农业生产经营者为主体,在建立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上,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包括投资资源、技术资源、设施设备资源、数据资源、人力资源等。实施数字化技术体系,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1.建设数字农业技术研发平台,研究适合中国的数字农业技术体系。

中国农业资源不足,环境复杂。卫星定位系统、空间遥感、智能大型农业机械等大型数字农业技术系统,在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重大农业领域难以施展。而我国农业商业化程度高,效益好,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强,为适用的数字农业技术的实施提供了条件。可在农业数字化管理、农业模型、专家系统、农业智能化、宽带信息网络延伸等技术领域深入研究。

2.建设数字农业数据支撑平台,建立中国特色农业要素数据库。

它是数据农业数字化的核心,其关键要素是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发布功能的数据源和数据管理系统。在数据采集技术方面,可以采用航天、航空、低空和地面采集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包括农业资源数据、农业环境数据、农业生产资料数据、农业生产过程数据、农产品流通数据、农产品加工数据、农业科技信息数据、人事劳动信息数据、政策法规信息数据、决策分析数据等在内的数据库。

3.建设互联互通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数字通信网络体系。

建成了覆盖中国全省的数据通信骨干网,部分地区达到了乡镇甚至乡村。但仍有部分地区长期无法实现宽带上网。只有建立兼容各种媒体的网络平台,才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领域的信息传递要求,使数字农业实现最大覆盖。

4.建立数字农业人才支撑平台。

要求人才具有既有数字技术知识又有农业农村相关知识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较高的文化素质。形成数字农业的推广机制。政府启动,部门协调,企业运作,培训指导,培育需求,争取效益,滚动提升,持续发展。

5.建立我国数字农业的相关标准和指标体系。

包括数据标准、各种接口标准、服务标准等。应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并与国家和国际标准接轨。

微物联
本文网址:http://www.weiwulian.cn/news/1082.html

微物联:全生态物联网项目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软件协同物联网硬件的项目开发。为用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IOT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物联网产业、物联网农业,助力传统产业到智能物联网化的升级转型。

您可能感兴趣

全国热线电话

0531-86088957

周一到周六8:00-21:00(北京时间)

  • 业务合作:1761613580@qq.com

  • 微信联系:SEOCEO

Copyright 2015 - 2022

微物联 Wei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物联网/www.weiwulian.cn/鲁ICP备1800802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