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物联网必将成为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次全方位影响人们生活的技术革命。农业作为基础性的基础产业,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其中,将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因此,农业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发展农业物联网的关键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是突破核心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 集中力量攻关,突破农业物联网涉及的核心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是农业物联网走向成熟的关键。支持研发满足不同农业应用目标、适应恶劣环境的高可靠性、低成本农业物联网专用传感器,解决农业物联网自组织组网、农业物联网感知节点合理部署等共性问题,建立满足我国农业应用需求的农业物联网基础软件平台和应用服务体系,为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的系统集成、批量生产和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探索农业物联网的运行机制和应用模式。 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产业的商业模式并不成熟,面临着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从单一主体创造价值向多元主体共同创造价值转变的趋势,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电信运营商、信息技术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物联网项目建设,建立政府主导、政企联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模式。按照需求牵引、技术驱动、因地制宜、突出实效的原则,在大田生产、设施园艺、畜禽养殖等领域开展规模化应用,完善农业物联网应用的产业技术链,实现农业物联网的全面发展。 第三,高度重视农业物联网相关标准的制定。 我国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物联网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开展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的研究。相关部门牵头组织物联网技术应用单位、科研院所、高校和相关企业,以物联网标准为基础,制定农业行业应用标准,重点研究农业传感器和识别设备的功能、性能和接口标准,田间数据传输和通信协议标准,农业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处理标准,应用服务标准,农业物联网工程建设标准等。引进并参与农业物联网标准的出台和制定,确保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利益。 四、开展农业物联网补贴和专项资金支持 对生产农业物联网产品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研发农业物联网产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使用农业物联网产品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给予一定的补贴。建议继续加强农业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政策。专项资金由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和科技部共同管理,物联网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标准研究、技术创新与应用等五大工程